重要场所安装雷电预警系统,是为了能在雷电到来之前,用户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提前撤离户外作业人员,关停危险的生产活动,及时疏散群众到安全地带等预防措施,避免遭受雷击损害。
用户采取的行为往往是根据雷电预警设备的警报来进行操作的,所以雷电预警系统的准确率非常重要。
关于雷电预警的准确率,很少有人明确提到,那是因为市场上的普通雷电预警系统准确率确实很低,好设备的准确率也只有70%-80%,差的50%都不到。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国际上对雷电预警的研究,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的,主要用于军方所需。由于国外雷电预警设备动辄30-60多万的价格,再加上雷电预警是软硬件结合的系统产品,国内企业很难从国外产品上面学习到核心技术,只有依靠自己的研发能力来实现技术的突破。
2.雷电预警系统的国产化,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国内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潜心研究雷电预警技术的厂家几乎没有,产品价格也相对高;有些企业急功近利,把不成熟的,似是而非的产品以低价推向市场,造成漏报、虚报、误报,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生产活动。
3.目前国内99%的预警设备,只单对大气中的电场进行监测。由于暴雨,沙尘产生时,大气中的电场也会有明显的变化,从而导致了雷电预警设备的误报率高,这是预警设备准确率低的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景区,油库,码头,机场,学校等重要场所对雷电预警系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作为使用单位,选择雷电预警设备标准是什么?当然是——预警准确率!
那么,什么样的雷电预警系统准确率更高呢?我们从以下3个方面来论述:
本地雷电预警与气象预警的区别
我们熟悉的是气象部门发布的雷电预警信息,它分为蓝、黄、橙、红四个等级。
其标准为3小时内发布,区域可能发生雷电活动以及可能出现雷灾的几率大小。气象发布区域覆盖整个县市,范围较大,不针对具体某个场所进行预警,只作为大范围的天气预报。
按照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雷击实验室推出的《雷击探测技术与实验》中的雷击分级评估办法:正常人在非完全封闭的室内听到雷声可称为“本地落雷”。而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一般为10~30公里,所以,一般以能有效监测10~30公里内的雷电探测传感器组成的系统称为本地雷电预警系统。
雷电形成的特征:电场和磁场的变化
在正常的天气条件下,大气中的正,负电荷处于平衡的状态,大气中的磁场也处于一个相对平静的状态。
但是当一个雷电风暴开始形成时,电荷将发生极化,可在大气中产生数万伏的电场。尤其在雷电活动还没有产生时,大气电场是目前本地可以观测到的与雷电形成有直接联系的物理数据。
当雷电活动已经发生时,无论是云间放电还是云对地放电,都会产生强大的空间电磁场,这种电磁场可以在较远的距离被探测到。一般云间放电过程可在40km范围内被探测到,而云对地放电可在60km范围内被探测到。
雷电探测装置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探测方式,雷电探测设备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1类探测仪(场强测量法FSM): 该类仪器可以探测到整个雷电过程。由于探测范围主要在10~20km半径范围内,因此一般被称为本地雷电探测装置。
2类探测仪(磁定向法MDF): 该类设备能够探测到雷电形成的第二及第三阶段变化。云间放电会释放出非常高频的电磁波,一般为100mhz,该设备的有效率为80%以上,所在区域的不确定性小于5km。由于该类探测仪器可以在本地的大气电场受到影响之前就探测到远程的雷云活动,因此一般被称为远程雷电探测装置。
3类探测仪(射频信号强度测量法RFM): 该类设备能探测到雷电形成的第三阶段。探测距离约100km,一般都是气象爱好者使用。
综上所述,1类探测仪对于本地形成的雷电活动有正确的判断,2类探测仪能在更大范围内预判远处雷电活动的方向和趋势。
因此,采用1+2类的探测方式,远近结合才能全面的对雷电活动进行预判,可以大大提高预警准确率,能真正实现雷电预警的保护作用!
EZ5.0 高性能雷电预警系统是太阳集团2007主页推出的新一代雷电预警系统,是国内仅有的采用FSM与MDF技术,可同时监测周围20公里内的大气电场电场以及磁场变化,无漏报,雷电预警准确率高达90%以上,预警时间也比传统预警设备提前10-20分钟,无效退款。尤其适合景区,石油石化,电力,通信,交通等对防护等级要求较高的场所使用,让您防雷无忧!24小时咨询热线:133-7250-9119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