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形成及雷电的特性-雷电活动强度及直接雷击的规律,我国的雷电活动在南方一般是比较强的,雷电日大多在30以上,zui大的达80以上;在北方雷电活动较弱。由于雷电活动的地区性很强,特别是在山区,即使在两个距离很近的地方,其雷电活动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确定某一地区的每年雷电日数时,应以当地气象台的资料为根据,zui好有相邻线路的运行资料及雷电观测资料。
有了雷电日的数字,就可以估计某一线路按多年平均计算的每100Km每年受雷直接击中的次数。根据统计资料,每雷电日、每一平方公里的平均雷击次数在开阔地区为0.06,而在山区则约为0.01到0.02次。例如输电线路的平均高度是hepm,则可考虑以10hep为宽度,100Km为长度的狭长面积上每年总共受到雷击的次数为线路被击中次数N,也即
这个公式仅适用于开阔的平原地区。在山区、森林以及有高楼的城市中,直接雷击的概率没有简单的计算方法,只可根据当地的多年累积运行资料来估计。总的趋势,在森林及城市中由于有屏蔽作用,直接雷击的概率要比开阔地区要小;在山区这个概率也与平原地区有很大的差别。
也有个别地区,受雷击的次数特别多。按斯捷柯尔尼可夫的研究结果,这是由于土壤中存在一个导电率特别高的“露头”所引起的(见图1—19)。在先驱放电阶段,地面上受感应而引起的电荷主要集中在导电率高的地区,因此反过来影响先驱放电的方向使它向导电率高的地区发展。局部多雷区在山地特别多,这是由于山地常常有不同导电率的岩层相互接触或邻近,在这些地区,年平均直击雷次数将比上列公式要多得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