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形成及雷电的特性 一、根据经验,我们都知道在一个闷热无风的晴朗夏天,下午常常在天空中出现一朵朵像棉花似的白云,逐渐地白云变得越来越厚,而且底部逐渐变黑暗,上部则仍旧雪白而略有散开的样子,接着便是雷雨来了。现在就以闷热无风晴朗夏天下午的条件来说说雷雨的形成。
(1)闷热表示大气中水蒸汽已近饱和,也可以说是空气很潮湿,这是条件之一。
(2)无风表示近地面的冷热不均的空气并未由风所扰乱,这就为强烈的上升气流创造了好条件。自然,这里所谓无风不过是说风不大而已,并不是无风的意思。
(3)晴朗的夏天,太阳直照地面,使近地面一层大气很快地热起来。阴天自然无此条件,在冬天由于太阳是斜照地面,又由于地面大都被雪覆盖,而雪的反射能力很好,所以也不会很快热起来。
(4)下午是一个时间因素,在早晨地面才开始热起来,直到中午或下午方才热到相当程度。
现在再来仔细分析一下雷云是如何形成的。当近地面一层大气热起来,它就轻了,要向上飘,正如一个轻气球一样;但是一向上飘,它的压力就随高度而降低,因为压力降低,它就膨胀。在另一方面,气体膨胀是需要热能的,而它本身导热的能力很差,因此这些热能不可能靠外界来供给,只有靠自己,降低温度来取得热能。总的情况正如图1一2所示。
图1一2所示是干燥空气或未饱和空气的情况。按热学的规律这种气体每上升1000米,由于压力下降12%引起膨胀,而使温度下降约10℃。这个下降的度数是比大气中本来存在的每1000米温度下降
6℃来得多些。因此如果近地面的某一块空气原来的温度是20℃,到了下午它由于局部地形有利于受热,已经升高到28℃。这时环境空气温度如果仍旧不变,这块空气便因为较轻而上升了。到1000米处,它的温度为(28°一10°)=18℃,而周围温度为(20°—6°)=14℃,仍旧较轻并继续上升;但是到2000米处,它的温度为(18°—10°)=8℃,它便不上升了,这样的气流是不会产生雷雨的。(未完待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