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保护器的常见参数有In、Iimp和Imax,很多人会问,为什么T2级8/20μs波形的浪涌保护器参数In、Imax值反而比T1级10/350μs波形的浪涌保护器参数Iimp值要大呢?T1级不是防直击雷吗?抗冲击能力参数值应该要比T2级大,这才是正常的逻辑。关于这些疑问,太阳集团2007网站小编来为大家科普一下浪涌保护器参数。
首先要明确的是:浪涌保护器参数值是在模拟雷击(直击雷或感应雷)时产生的。在这些因素中,Iimp是模拟直击雷环境(10/350μs波形冲击)产生的电流值;In和Imax是模拟感应雷环境(8/20μs波形冲击)产生的电流值。
浪涌保护器参数,10/350μs中10表示雷电流从0到达峰值90%的时间是10微秒,350表示的是雷电流从峰值衰减到半峰值(峰值的一半)的时间是350微秒。8/20μs表示雷电流从0到达峰值90%的时间是8微秒,20表示的是雷电流从峰值衰减到半峰值(峰值的一半)的时间是20微秒。 浪涌保护器参数,两个波形的区别是8/20μs电流上升时间和衰减时间都很快,10/350μs波形上升时间快,衰减时间慢,造成的差异是10/350μs波形相对应的雷电流能量要远大于8/20μs波形。为便于大家理解,下面小编以举重的方式来给大家进行讲解。假设举重达标的条件是:1、完成规定次数(如15次);2、举重方式分为两种:1是举起就放下,2是举起坚持30秒再放下。相信每个人都能猜到,完成规定次数,采用方式1达到极限重量就会比方式2大得多。比如方式1可以连续举100斤杠铃15次,那么方式2只能举50斤杠铃15次。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原因是举重方式不同。虽然两种方式都是举起的,但是举起的持续时间不同,能耗也不同,所以在达到相同举重次数的目标前提下,举起的极限重量值差别很大。以上理解了,我们就能很好的理解In和Iimp。用举重方式1比拟SPD的8/20μs试验波形,用举重方式2比拟SPD的10/350μs试验波形。显然,10/350μs波形比8/20μs持续时间长得多,相应的能量也大得多。如果一台SPD能够承受相同次数的zui大冲击(不损坏),那么在持续时间极短的8/20μs波形下,它肯定会比持续时间较长的10/350μs波形所能承受的电流值更大。正因为如此,同一个通过了两种波形试验的SPD电流参数却大相径庭。当我们关注SPD的通流能力时,我们不仅要关注电流参数值的大小,还要关注测试中使用的波形,以便正确判断通流能力的大小,而不忽视其本质。这次我们只用一种方式,即举起就放下的方式,进行一次试举的极限测试,可以理解为一种爆发力测试,此时可以举起的重量又会增加,例如一个人可以举起150斤杠铃。
Imax相当于SPD在8/20μs波形试验中所能承受的极限冲击(无损坏)。浪涌保护器参数,通过以上讲解我相信大家对In、Iimp和Imax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也是为什么8/20μs波形的参数值高于10/350μs波形参数值的原因。因为10/350μs持续的时间要比8/20μs波形持续的时间多了将近18倍。所以T1级浪涌保护器的Iimp值比T2级浪涌保护器的In、Imax值要小。
太阳集团2007主页专注防雷10余年,拥有防雷行业优秀的浪涌生产技术,产品规格多达500多种,提供定制化服务,产品通过TUV/CE/CQC等认证,产品验收一次性通过,欢迎垂询13372509119!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