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形成及雷电的特性-大气的组成,我们所生存的地球表面上有一层气体,就是平常所说的空气。由于空气这一名词并不是专指地球表面上自然界的气体(例如压缩空气),所以将地球表面自然界的气体另称为“大气”。“大气”指从地球表面到离地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高度中所有的气体。它的温度、压力、成分以及导电能力等性质都随高度而变化。大气的特性,随着不同高度而有一定的规律。例如在离地约10KM到约80KM,是所谓“同温层”。在这里,天气终年是好天,风向经常自西向东。在同温层以上还有所谓“离子层”,它对无线电的传播有很大影响。虽然这些高空的大气层对我们人类生活也有相当重要影响,而且随着宇宙航行的发展将会被进一步了解与利用,但是它们对气候没有什么作用,因而本篇中将只谈谈同温层以下的“对流层”中的大气现象。
雷雨的形成及雷电的特性-大气的组成,我们都知道大气是由约4/5的氮气及1/5的氧气混合而成的。在大气中还有几种其他气体,虽然份量很少,但是其重要性却不亚于上述的两种气体,那就是二氧化碳及水蒸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成分不定,平均约为0.03%(即3/1000),而水蒸汽成分的变化更大,约0.1~4%。此外,大气中还有惰性气体如氦、氩等。虽然这些气体在工业中、科学研究中日益重要,但它们对气候没有什么影响。
由于雷雨离不开水,所以可以想象得到空气中水蒸汽对雷雨的形成是很重要的。
雷雨的形成及雷电的特性-大气的组成,水蒸汽在空气中的含量,随着不同温度而有不同的饱和量(图1一1)。水蒸汽可以比饱和量少,但是如果超过饱和量就开始凝结。这个凝结现象常发生在热而潮的空气被冷却时,例如冬天以口呵气,口中空气较潮湿,一出口遇到冷却便疑结成为看得见的细小水珠。在凝结的同时,水蒸汽放出它的“潜热”。因此,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来冷却不饱和空气及饱和的空气,则饱和空气的温度降低得慢些。这一点对于雷雨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关系。另外一个大气现象同雷雨有关的,就是大气的压力及温度随着高度的变化。在近地面的一层大气中,每上升1000米,压力降低约12%,而温度平均降低约6℃。大气的压力随高度而降低,是因为地心吸力的关系,凡是乘过飞机或者快速电梯的人都知道,当升降时由于气压的变化会使耳膜上感觉不适。温度随高度而降低是由于地面(或水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温度升高,近地面的空气接触地面因而温度也会升高。但是,这个温度变化只是一个平均值,实际上,局部地区的温度随高度变化可以比这个多也可以比这个少;而这个现象也就是雷雨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End-